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文史研究

  • 道教女性观与《三国演义》之女性形象研究

    易思平;

    作为描写三国战争风云的历史小说,男性英豪自然成为《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而女性必然成为男性的配角。但由于《三国演义》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道教推崇尚阴哲学,提倡"贵柔守雌"乃至女性崇拜思想,因而小说塑造了一批风姿绰约、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道义高尚,或才气横溢,或性格刚烈,或性情贤良,在品性才情各个方面都闪耀着不逊于男性的耀眼光辉。

    2016年10期 v.32;No.139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仓央嘉措诗歌的认知隐喻解读

    周运会;

    仓央嘉措的诗歌用了大量隐喻,其中与爱情相关的隐喻最多。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仓央嘉措诗歌中的隐喻,可以看到仓央嘉措诗歌反映了既追求爱情、又清醒随缘的态度。或许,六世达赖就是要以吟咏爱情的方式度化为情所困的众生。

    2016年10期 v.32;No.139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历代降将问题研究综述

    周志琪;李少伟;

    战争在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更是如此,回首过去,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事不胜枚举,战争往往有成有败,在这一过程中,因战事成败或局势影响,必然会出现投降者群体,这一群体中的军事将领,即降将,是很值得关注的群体。本文拟对历代有关降将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综述,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10期 v.32;No.13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牡丹亭》对《碧桃花》女主角人物塑造的发展

    贾微;

    《碧桃花》,全名《萨真人夜断碧桃花》,元代无名氏的杂剧,共四折,有《元曲选》本。第二折《幽会》,与《牡丹亭》的《幽媾》有相近之处。第三折《夜断》,与《牡丹亭·冥判》有相近之处。焦循在《剧说》中也有"玉茗之《还魂记》,亦本《碧桃花》《倩女离魂》而为之"的说法。本文主要从家世、游园、幽会、还魂这几方面的对比,来剖析《牡丹亭》对《碧桃花》女主角人物塑造的发展。

    2016年10期 v.32;No.139 9-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浅析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心理学依据

    韩薇;姚玥;

    中国近代一些学者认为,大团圆结局不符合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定义,因此得出"中国古代无悲剧"的定论。本文通过对悲剧内涵的重新解读,结合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三部大团圆结局"的现象,从"尚圆"思想、中和之美、因果轮回、心理补偿、政治因素等角度,分析大团圆结局的心理学依据。得出结论:中国古代是有悲剧的,并且由于特殊的文化思维以及社会背景影响,中国古典悲剧折射出比现实更为深刻的悲剧性内涵。

    2016年10期 v.32;No.139 11-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漫谈《追风筝的人》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与寻找

    董媛媛;张文婷;

    《追风筝的人》作为全球畅销的温情小说,并非仅仅依靠作者感人的笔触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其中所涉及的历史变革和文化交融更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文章由阿富汗移民现象,引出了作者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迷离和困惑。流散在美国的阿富汗人相对于美国本土居民来说是"外来人",相对于坚守在阿富汗的人来说,他们又是"美国人",这种双重身份的认知,让流散在外的阿富汗人对民族文化身份产生了巨大的恐慌,从而反思民族文化身份缺失的原因,踏上追寻确切的民族文化身份之路,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2016年10期 v.32;No.139 14-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论《特尔玛·戈登》中“黑面具”的布鲁斯变奏与美国非裔身份的建构

    于群;

    本文结合列维纳斯的"面容"概念、范农的"白面具"概念以及布鲁斯"重复与修正"特征概念,提出黑人身份认知过程中"黑面具"概念及分析框架,并选择美国非裔短篇小说《特尔玛·戈登》为蓝本,聚焦文中"黑面具"的表现特征、内涵和意义。作者认为,小说女主人公戈登带有一副必然的"黑面具",它呈现出布鲁斯变奏的特征,表明黑人身份认知和建构过程是一个无穷演变的动态过程。

    2016年10期 v.32;No.13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英格兰,英格兰》中的乡村空间解读

    蔡玲燕;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文学的主流作家,其作品多从英国中产阶级的视角出发,充满了关于历史、生命、个人记忆和"英国性"的哲思。本文试用空间批评理论研究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乡村空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解读巴恩斯在《英格兰,英格兰》构建的乡村空间的文化内涵,从而探讨其对全球化影响下如何维护民族文化所做的思考。

    2016年10期 v.32;No.139 20-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小镇畸人》:精神暴力书写

    陈文玉;

    《小镇畸人》是美国自然主义时期重要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有梦想、有欲望,却无法实现,她们的精神受到种种摧残,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得不到满足。这是一种精神创伤、精神暴力,这种暴力导致小说中的女人在世俗的眼里是怪异的,是畸人。然而,她们对精神、情爱的追求是符合心理与生理需求的,是人性的。

    2016年10期 v.32;No.139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从“性格辩证法”看《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动态结构艺术

    陈泰宇;

    本文试图从"性格辩证法"的角度对《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进行分析,在作品的动态结构上论证该剧突破了静态结构的局限,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动态的、多维的主观世界。通过动态结构艺术,奥尼尔将蒂龙一家的心理活动外化,将他们动态变化的性格直接地展示给观众,深刻地展现了蒂龙一家寻找"真我"与"真爱"的漫长旅程。

    2016年10期 v.32;No.139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多丽丝·莱辛《追寻英国性》的叙事主题解读

    陈哲臻;

    《追寻英国性》是多丽丝·莱辛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之一,记录了莱辛移居英国时,在伦敦辗转找房子租住的经历。作品深刻展现了她作为英国殖民地移民的身份困扰,以及这种疏离的身份所带来的"无根"(rootless)的焦虑。通过揭露一战后普通伦敦市民的精神状态,作者试图传达她对英国民族性的理解以及人文关怀。

    2016年10期 v.32;No.139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认知诗学下安吉洛诗歌意象生态女性观研究

    崔山濛;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诗人玛雅·安吉洛的诗歌,按照诗人使用意象的种类、数量和目的等进行分类,比较各类意象的不同艺术效果。然后用认知诗学的理论方法对分组归类好的诗歌进行分析,解读诗人表达的深层次族裔、性别、政治等思想主题,探讨其中反映的生态女性主义观。

    2016年10期 v.32;No.139 29-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从《钢铁侠》系列电影谈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张文婷;李元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在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国每年引进的大量好莱坞电影在给人们带来强烈视听体验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尤其是美国电影文化中所反映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更是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从《钢铁侠》系列电影入手,探讨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钢铁侠》系列电影为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所体现的特征,最后则探讨了《钢铁侠》系列电影中展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

    2016年10期 v.32;No.13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从漫画电影解读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以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为例

    富娅琳;

    电影是把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结合起来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在美国好莱坞大片《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纵观世界各国的电影,也只有美国电影对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情有独钟,这并非偶然,而是由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国家文化所决定的。

    2016年10期 v.32;No.139 35-3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教父》中两代教父的个性心理特征探析

    杨丽敏;

    本文主要阐述了《教父》中柯里昂家族维托·柯里昂与迈克尔·柯里昂两代教父的形象特征,并通过对这两位教父的成长经历、社会交往经历以及情感经历的叙述,将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及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进而具体分析了美国黑帮首领的坚强、冷漠的个性形成原因,展现了黑帮首领艰难的成长过程。

    2016年10期 v.32;No.13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以伦理学视角解读叶芝的戏剧《德尔珏》

    常玫;

    叶芝创作的《德尔珏》与西方叙事诗《特里斯丹和伊索尔德》具有相似性,有学者提出将呐谢与德尔珏解读为爱情的悲剧。但从伦理学视角来看,呐谢、德尔珏以及科纳哈三人之间,在对待爱情、道德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上更像是伦理戏剧。从作品预设的呐谢与德尔珏的私奔起,整个戏剧便将伦理选择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从各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中,由呐谢与科纳哈所持的不同的伦理价值选择,来展现非理性意志与理性意志的差异性。当然,叶芝所提出的对自我欲望的放纵,偏离了民族情怀,更应该坚守贵族理性。由此来看,叶芝的批判不仅仅是对于戏剧中的三个人物,更是将之与整个人类相对照,丰富和拓宽了作品的教诲意义。

    2016年10期 v.32;No.139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事关劝惩”的有意取舍——论《八犬传》对《水浒传》主题的接受和异变

    陈淑华;

    曲亭马琴的《八犬传》是受《水浒传》的影响创作的。从二者主题的比较中可以发现,马琴将《水浒传》理解成一部"寓意劝惩"的作品,并将这一主题在《八犬传》中加以强化。这是在江户时期劝惩观念盛行、幕府统治对出版业限制以及马琴对小说创作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有意识的取舍。

    2016年10期 v.32;No.139 42-4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透视与思考

    沈思;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在这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该研究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多方位,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全球处于一个信息互动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其对文学批评的主题和框架的构建都在向开放的比较文学发展。同时,随着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的逐渐成熟和深入,文学批评开始从初期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族裔性逐渐转向对文学性的诉求。本文主要就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透视与思考,从而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对该领域的批评。

    2016年10期 v.32;No.13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永恒的思乡愁不变的中国心——陈映真和白先勇乡愁小说之比较

    陈永红;张亚琴;

    乡愁文学是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陈映真和白先勇作为台湾文坛的两位小说大家,他们在"乡愁"主题的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以两位作家的乡愁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物类型设置、命运困境的解决之道和小说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其共性和差异,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梳理两位大家的艺术风格。

    2016年10期 v.32;No.13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从濮议看北宋英宗时期的文人之争

    王旭;刘莹;

    北宋太祖建国之初,为防止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局面再次发生,便采取了以文治武的方针政策,致使文官权力扩大。因此,为避免文人权势过度膨胀,统治阶层通过逐步完善台谏制度,使文人之间"异论相搅",以此消除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潜在威胁。宋英宗时期的濮议之争,表面上是宋代文化转向的一次思想的碰撞,但更多的是皇帝为削弱文官势力而采用的一种治国手段。英宗为巩固统治,扩大皇权,使官员们争论不休,以此达到权力的制衡。

    2016年10期 v.32;No.139 50-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试论萧红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

    孙絮;

    半个多世纪以来,萧红文学创作的命运之路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历尽沧桑。萧红的生命是短暂的,其创作活动不足十年,然而她短促的创作生涯却赢得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试从萧红小说地域文化的书写角度来解析其小说创作特色,主要从东北风貌与精神内涵等两方面探索东北地域民情特征的表现。

    2016年10期 v.32;No.139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历史观照下的中原乡民生态群落——对李佩甫小说《生命册》的解读

    艾军;

    李佩甫的最新小说《生命册》以走出无梁村的"我"为线索人物,描摹了中原乡村半个世纪的广阔社会生活图景和各色人物。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命运和生活状态入手,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小说中各色人物进行评论,揭示了人物命运和社会环境相辅相成的道理,构建了中原乡民独特的生态群落。

    2016年10期 v.32;No.139 54-5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析凉山彝族叙事长诗《妈妈的女儿》的艺术特色

    杨益;

    《妈妈的女儿》是一首凉山彝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叙事长诗。长诗为我们叙述了彝族传统包办婚姻制度下"女儿"的自叹和悲惨情景。本文主要从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浅析长诗的艺术特色。

    2016年10期 v.32;No.139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浅谈清代藏书家、校勘学家钱泰吉的学术成就

    郑思恒;吴晓云;

    钱泰吉是清代道光、咸丰时期浙江嘉兴地区较为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他淡泊名利,认真治学,毕生致力于收藏、著述和博校群籍。他的藏书观较为开明,主张为学术研究而藏书,并倡导书籍应相互交流。他的著述涉及领域广泛,颇有研究价值。他一生校勘了大量典籍,如《史记》《汉书》《集韵》《晋书》《元文类》和《礼记集说》等,在校勘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观点,对于古籍传承具有指导意义。

    2016年10期 v.32;No.139 59-6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语言文字研究

  • 汉语网络流行语构词方式探析

    郑竹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社交网站的迅速普及,网络流行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迅速被制造并传播流行起来,也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鲜的话语形式,记载着深刻的社会记忆,也直接反映了当前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趋势。本文借助网络上搜集到的常见流行语来对其构词法展开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网络流行语的构成与传播方式,并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做出规范。

    2016年10期 v.32;No.139 61-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广告语言超常搭配的形成原因及制约因素

    纪正红;

    为了使消费者更容易记住产品,广告商会用一些非常规的语句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就形成了广告语言的超常搭配。本文主要从广告创作者的心理机制、受众接受的心理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并考察了广告语言超常搭配的制约因素,揭示它们之间的选配规律。

    2016年10期 v.32;No.139 63-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汉语中表人名词后缀“-家”与韩语中表人名词后缀“-(?)家”的对比分析

    钟彩虹;李周熹;

    汉语合成词中附加式(词根+词缀)为组词常见结构之一,韩语中汉字词有由词根+词缀构成的派生词。本文以汉语中表人名词后缀"-家"与韩语中表人名词后缀"-(?)家"为研究对象,从词根的词性、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意义类型、派生词构词上的差异等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其共性与差异。这对丰富汉语和韩语比较的理论知识以及对韩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6年10期 v.32;No.13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政治与文化研究

  • 提高社会组织服务有效性的可行性策略探析

    张银华;

    我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国家治理需要横向的多元主体并存和纵向的上下互动。社会组织作为"沟通社会与政府的桥梁,社会矛盾的‘减震器’、政府治理的‘减肥剂’、社会公平的‘代名词’",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地位。但是社会组织在进行社会服务时,由于自身人才缺乏、专业能力不足等原因,各组织的服务效果并不明显,加之项目评审专家常采用不同的项目评审标准,导致政府购买效率不高,出现社会服务效果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改进策略。

    2016年10期 v.32;No.139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研究

    米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洗礼,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将时代精神和文化精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本文介绍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历代发展及其元素,分析了孝文化对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重要作用,最后从规范家庭成员行为、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示范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发扬光大。

    2016年10期 v.32;No.13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协力创新理念下民间智库建设路径探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赵秀英;左俊楠;李伟;成瑞;王涛;

    政府与智库互动的水平以及智库生产思想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思想高度和理性程度。相较于起步更早,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洲智库与美国智库,中国正处于智库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认为,确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战略地位和充分发挥民间智库的作用,既符合党和政府进行科学民主决策的迫切需要,又对国家软实力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年10期 v.32;No.139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唐才常的社会思想

    王重升;

    唐才常的社会思想是其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其思想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社会模式以及社会内容等方面,兼具"新时代"和"旧时代"的双重特点。唐才常社会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受到"心力"论和"公理"论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社会变迁、理想社会、社会整合思想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唐才常社会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唐才常社会思想的内涵,简述了唐才常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并对该思想进行了评价。

    2016年10期 v.32;No.139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进藏游客旅游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严丽华;刘雅静;

    信息搜索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旅游活动的始终。本文以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为对象,重点研究进藏旅游者的信息搜索行为,从旅游信息源、内容搜索偏好、搜索行为特征、搜索者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西藏旅游信息建设提供参考。

    2016年10期 v.32;No.139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艺术视野

  • “意变”与“写实”:动画和普通影视的美学分野

    蒋平;

    动画常被归于影视艺术门类,其与普通影视不同的艺术特质未能得到充分揭示。本文以"意变"与"写实"来说明动画与普通影视有着相异的美学方法和美学立场,普通影视刻意写实,动画却强调意变,这既是制造影像的方式的差别,也体现了美学观的分歧,并引导出不同的观众心理。

    2016年10期 v.32;No.139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伦不类的《百鸟朝凤》——评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

    段宏鸣;

    被誉为"第五代导演之父"的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在众声喧哗中落下了帷幕。关于它的讨论还在继续中,但它留给观众的遗憾也是真实存在的。也许是吴天明导演过于在乎这部作品,想使它成为一部不朽之作,于是用力太猛把各路主题都融在了一部电影里,或是受身体健康因素的影响,没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本意,总之事与愿违,这部电影从叙事到结构再到主题,都成为了一部不伦不类的电影,显然已再难超越吴天明自己创下的辉煌。

    2016年10期 v.32;No.139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甘肃蒙古族的色彩喜好及搭配特征探究

    屈子涵;

    雪山蒙古族是世代居住在甘肃的少数民族之一。雪山蒙古族的色彩喜好和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那些自然而绚烂的色彩寄予着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情向往,并且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色彩文化。本文通过对雪山蒙古族色彩喜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甘肃蒙古族的历史和生活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从古至今一直顽强生活的民族。

    2016年10期 v.32;No.139 87-8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试论电影《盗梦空间》语言和叙事的新特点

    韩西苗;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好莱坞最具创新意识的电影导演之一,电影《盗梦空间》是其执导的第七部影片,在艺术形式上有极大的创新之处。该片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柯布带领其"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以从中盗取机密,并通过植入意念的方式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在电影语言和叙事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亦充分体现了诺兰导演的创意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影《盗梦空间》的赏析与解读,探讨其在语言和叙事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

    2016年10期 v.32;No.139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 试论反抄袭软件的学术规范功能及其局限性

    朱燕;

    尽管反抄袭软件在学术领域的使用日益广泛,但要辩证认识其学术规范功能。一方面,反抄袭软件能够起到快速辨识抄袭行为、预防问题成果发表和普及学术规范意识等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局限、应用的局限和管理的局限,其学术规范功能是有限的,甚至制造学术不端。要充分发挥反抄袭软件的学术规范功能,需要从技术、应用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2016年10期 v.32;No.139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齐长利;李瑶瑶;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竞争压力激烈、形势严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对自己步入社会工作缺乏自信心,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大学生造成就业心理问题除了自身因素外,更突显的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2016年10期 v.32;No.139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王莹;

    民办高校基层学生干部能力培养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干部健康成长、发挥最有效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民办高校的基层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现状入手,分析学生干部应具备的能力以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路径,为实现学生干部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全方位的素质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2016年10期 v.32;No.139 97-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负面新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赵世环;刘自强;

    在价值交锋、文化多元的当代,负面新闻在高校的传播冲击着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任何一种新闻信息都具有正负两种效果,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能力、对负面新闻的合理解读、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等方式,推动负面新闻正向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0期 v.32;No.139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研究

    鲁晓峰;谢平;

    高校要完善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关键是党委领导班子集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个人责任及纪委监督责任的各项任务,在领导决策、管理执行、考核评价及责任追究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有效的PDCA循环,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定责、履责、评价及追责的问题。目前,高校落实"两个责任"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认为,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思路、配套制度及工作举措,才能取得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2016年10期 v.32;No.139 102-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调查与分析——以沈阳市高校为例

    郑钰;闫明;于长海;

    以沈阳市部分高校的教师、学生为对象,本文分别从教师和大学生的不同视角,从主、客观因素两个方面,通过调查,具体分析了沈阳市高校教师师德的现状,并就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

    2016年10期 v.32;No.139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无感”现象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切入点

    牟新;翟飞;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越来越多不同阶层、不同家庭背景的考生会享受到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成果,而学生资助作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各种新问题,以及各种创新与挑战。目前,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无感"现象已经成为了这项工作的一大亟待解决难题。本文试图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年10期 v.32;No.139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政法院校开办司法警务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朱丹妮;魏克强;

    为适应《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所提出的对人民警察培养要进行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要求,政法院校公安专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政法院校开办司法警务专业,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根据司法警务专业的培养要求,未来应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入手探索司法警务专业的建设与实施问题。

    2016年10期 v.32;No.139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华文民族舞蹈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尚敏;

    华文民族舞蹈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和教育价值,因此被国内各所华文教育学校所重视。但不容回避的是,在华文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过程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教学意义重视不够、教学体系不够健全、教材内容设计欠缺丰富性、教师素质较为低下、教学过程与方法有待改进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2016年10期 v.32;No.139 112-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礼仪课程实训教学改革刍议

    邵敏;

    礼仪是高校旅游专业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的实训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不符合实际需要,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偏低,实践考核不受重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差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2016年10期 v.32;No.139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探究

    李代丽;

    "互联网+"时代,诸多现代通信和科技的普及应用,不仅为学校教师的自主学习带来可能,也为教师教育校本模式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本文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校本培训模式,希望借此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拓宽路径。

    2016年10期 v.32;No.139 117-11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解俊;

    开展信息化教学势必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育人水平的提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其质量保障体系仍显欠缺,因此,本文分析了构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怎样构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以期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活动建立切实的条件机制。

    2016年10期 v.32;No.139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音乐智能与“英美文学”第二课堂结合的途径探究

    成敏;

    "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却或多或少地被边缘化。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开展"英美文学"第二课堂的建议,并探讨将音乐智能与第二课堂结合的途径和意义,从而改进"英美文学"的教学,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6年10期 v.32;No.139 121-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应用性本科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郝振萍;徐敏;

    鉴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大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力度是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普遍存在着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的师资指导队伍等相关问题。本文以应用性本科院校为着眼点,深入剖析了应用性本科院校当前创业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2016年10期 v.32;No.139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珊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时时刻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随时随地渗透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016年10期 v.32;No.139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高等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建设路径研究

    常虹;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建设既需要借鉴综合类高校的经验,更需要针对职业院校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本文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综合类的本科院校视频公开课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视频公开课建设路径。

    2016年10期 v.32;No.139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大学外语教学研究

  • 硕士研究生二外日语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刘洋;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置等原因,英语专业硕士二外日语教学存在着如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亟需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改革。为此,本文以研究生二外日语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及人文素养为核心,从教学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研究生二外日语教学改革建议。

    2016年10期 v.32;No.139 130-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大学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

    刘虹翠;

    在新伦敦小组多模态话语分析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整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模态教学环境,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大学英语多模态学习态度"调查问卷以及半结构访谈等研究工具,重点探讨多模态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成绩以及学习态度的作用。

    2016年10期 v.32;No.139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医学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模式探究

    孙琳;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本文针对已有研究成果开展综合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设计出适用于医学生英语翻译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笔者开展实践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学生的翻译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英语翻译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实现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2016年10期 v.32;No.139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谈《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对日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贾军芹;

    《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是2010年日本电视台(NNS)播出的深夜日语节目,同名漫画销量累计已突破125万部。其题材很有新意,涉及到很多连日本人也不懂的日语学习中的难点。此剧不仅涉及到语言学习问题,而且通过发生在9个不同国籍的留学生身上的故事,体现了文化之间的不同、摩擦与受容。本文拟从一名日语教师的角度分析这部日剧在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等方面的辅助作用。

    2016年10期 v.32;No.139 138-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职场化研究——以酒店专业英语为例

    李建成;

    随着高职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化,高职英语教学的"职场化"已经成为了新一轮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何进一步推进高职英语教学的"职场化",是高职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本文以酒店专业英语为例,对学生英语"职场化"能力、酒店人才需求和对员工英语能力要求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适合于酒店专业英语教学"职场化"的有效途径,以期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职场化"改革提供借鉴,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职场化"综合能力。

    2016年10期 v.32;No.139 140-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大数据的写作同伴互评功能有效性研究——以句酷批改网为例

    刘佳;

    同伴互评是英语写作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也被认为是二语学习者文本输出质量的重要反馈机制。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大力开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同伴互评更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研究以海南医学院两个高职英语教学班为受试,以句酷批改网为大数据平台,实施学生协作同伴互评。研究结束时对受试实施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基于批改网的互评工具的有效性及其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2016年10期 v.32;No.139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王宇红;

    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本文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听力教学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提高听力教学有效性提供更加丰富且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016年10期 v.32;No.139 145-14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日语阅读课学生非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李雯;聂亮;

    日语阅读课是高校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日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现状,主要从"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两个方面考察了日语阅读课上非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并简要概括了笔者的课程设计。

    2016年10期 v.32;No.139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高等师范院校日语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张学焕;

    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要求日语教育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传统上中学日语教师的培养目标,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现阶段高师院校日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影响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日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思想认识、评价机制、环境建设、资源保障四个方面探讨了高师院校日语教育的变革思路,以期建立完善的日语实践教学体系,使得高师院校日语专业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016年10期 v.32;No.139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法学研究

  • 论弱势群体利益诉求表达中的遮蔽效应

    朱晓明;

    诉求表达是利益能够得以维护的前提,弱势群体的诉求表达中存在较严重的遮蔽效应,从而导致其利益的实现受到较大影响。遮蔽效应可区分为内生遮蔽和外在遮蔽两种,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必须突破遮蔽效应的制约才能更好地促进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表达,从而在更广泛意义上实现社会和谐与治理进步。

    2016年10期 v.32;No.139 151-15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试论我国存款保险管理机构的公法属性

    李晨;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生效,我国金融安全网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存款保险机构是银行破产程序中的核心机构,对于维护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关系到金融系统安全的机构,在中国是一个新事物。虽然其他国家已经有了很多法律实践,但在中国国情下存款保险机构的出现尚属首次。存款保险法律性质与相关法律关系的构建、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金融体系的稳定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存款保险条例》进行法条分析,从法条的表述总结出立法者对我国存款保险机构法律性质的倾向,明确存款保险机构的公法属性。

    2016年10期 v.32;No.139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靳肖佳;

    司法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发挥着"守门人"的重大作用。公正的司法判决不仅需要法官具备渊博的法律知识和娴熟的审判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审判过程中能够坚守法律人的伦理要求。针对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现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法官职业伦理素养提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6年10期 v.32;No.139 157-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翻译理论研究

  • 试论理雅各《中国经典》英译中对儒家还报理念的批判

    张萍;

    理雅各在翻译《中国经典》时,用自己的评判标准对我国儒家思想进行衡量,其英译作品中体现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冲击与互动。理雅各通过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对比,针对两者对待仇怨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说明,并且对儒家还报理念作出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儒家还报理念缺少了一定的仁爱之心,而基督教在对待仇人时的方式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

    2016年10期 v.32;No.139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心理学研究

  • 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

    李燕飞;

    本文通过使用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对795名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量,来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确定大学生幸福感的衡量指标,以增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2016年10期 v.32;No.139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基础教育研究

  • 兰州地区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主导因素调查研究

    王顺梅;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入园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这直接影响着孩子能否快乐健康的成长。受到主客观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存在很多误区,因此,本文选取兰州市辖区的一部分幼儿园开展调查研究,以此为依据提供给家长选择幼儿园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2016年10期 v.32;No.139 165-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庄美容;

    微课因教学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等特点迅速风靡。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微课的内涵与意义,着重分析了初中数学微课的作用以及微课引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2016年10期 v.32;No.139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1 ]
  •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以固原×中为例

    闵生苗;

    固原×中的高中英语课堂在推行了"高效课堂"模式之后,课堂气氛﹑师生角色都有所改变,并尝试使用了新的课堂评价方式。但还存在过于注重模式、忽视教师主导作用、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学校应该不拘泥于形式,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用批判的思维,在逐步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适合本学校的"高效课堂"。

    2016年10期 v.32;No.139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艳君;刘宗发;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性格、学习等方面,通过分析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缺失、监护人管理不当、学校教育不足、社会支持不力、政府治理不够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要满足亲情关爱、履行监护责任、改进学校教育、增强社会教育、加强政府治理等解决策略。

    2016年10期 v.32;No.139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一、《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学报类正式期刊。二、本刊发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学科领域的学术成果。设有史学、文学、语言和文字学、区域经济、法学、心理学、艺术视野、大学外语教学、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教学、翻译理论、政治与文化、基础教育研究等栏目,热忱欢迎学术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关心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青年朋友赐稿及订阅。三、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来稿要求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文字简练,资料可靠。2.来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特稿不超过7000字);有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精粹短稿,尤为欢迎。请按标题(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单位(外加圆括号)、摘要(不超过150字)、关键词(3~5个)、正文、

    2016年10期 v.32;No.139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