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透视与思考
沈思
摘要(Abstract):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在这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该研究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多方位,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全球处于一个信息互动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其对文学批评的主题和框架的构建都在向开放的比较文学发展。同时,随着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的逐渐成熟和深入,文学批评开始从初期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族裔性逐渐转向对文学性的诉求。本文主要就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透视与思考,从而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对该领域的批评。
关键词(KeyWords): 美国华裔文学;文学批评;透视与思考;族裔性;比较文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沈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唐海东,邬晓丽.异域情调·故国想象·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三种中国形象及其批评[J].中国比较文学,2008,(4):95-103.
- [2]杨乃乔.路径与窗口——论刘若愚及在美国学界崛起的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7-76.
- [3]刘丹.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文学叙事中的身份书写和思考——走出“寓言式”写作[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84-189.
- [4]徐刚,胡铁生.美国华裔文学“荒原叙事”的当代发展——以《第五和平书》和《拯救溺水鱼》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5,(1):178-185.
- [5]卫景宜,肖薇.走向多元文化整合的当代美国华裔写作——以美国华裔作家李健孙小说《老虎尾巴》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