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 0 | 14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红楼梦》书斋与红楼人物性情品格相互映衬。贾宝玉的怡红院与林黛玉的潇湘馆代表了红楼书房的最高境界,也象征他俩知音般的恋情。红楼书斋雅号皆有一定的文化渊源,有些能明显看出是受到明清著名文人藏书楼命名的影响。《红楼梦》书斋文化既有深厚的历史传承,也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折射出清代因文字狱导致文人避世书斋、独善其身的社会现实。同时,女性的独立意识也在书斋中觉醒,她们的人品与书斋的滋养相互成就。
Abstract:[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2]上海市红学会.红楼梦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06.
[3]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301.
[4]脱脱,阿鲁图.宋史: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0:9960.
[5]诸宗元.中国书画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5:10.
[6]周晓波,张劲松,雷庭来.红楼梦中的文化密码[M].成都:巴蜀书社,2019.
[7]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7-37.
[8]叶昌炽.藏书纪事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9]范凤书.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102.
[10]刘义庆.世说新语校笺:卷二十三[M].徐震鄂,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408.
[11]张廷玉.明史:卷二九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9:7630.
[12]沈周.沈周集[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369.
[13]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五[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1203.
[14]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16:207.
[15]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6:394.
[16]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二十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75.
[17]黄裳.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M].北京:中华书局,2014:1-3.
[18]舒芜.说梦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22.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I207.411
引用信息:
[1]张劲松,雷庭来.《红楼梦》书斋文化意蕴探析——“独善其身”的诗意栖居[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41(04):1-6.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