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 v.41 19-22
“凡尔赛”语义的本土化演绎及“凡尔赛文学”现象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15 | 0 | 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摘要:
网络词语“凡尔赛”的流行受社会心理需求、消费主义文化渗透等因素影响,反映了个体在自我认同与社交互动方面的诉求,也反映出消费主义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通过聚焦“凡尔赛”语义本土化及“凡尔赛文学”现象,运用语义学、符号学和文化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深入探究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为理解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语言创新机制及社会心理变化提供了新视角。
Abstract:
参考文献
[1]王铭玉.语言符号学纵横[J].当代外语研究,2023(2):5-25.
[2]李坦楼.“凡尔赛文学”:迷失于物化状态的自我肯定和虚假估值[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9):89-99.
[3]江凌,刘璇.“凡尔赛文学”:一种建构与解构的话语对抗[J].探索与争鸣,2021(7):162-169.
[4]余源培.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22.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C912.3;H136
引用信息:
[1]颜惠芳.“凡尔赛”语义的本土化演绎及“凡尔赛文学”现象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41(04):19-22.
基金信息: